在眾多詐騙手法中,「假冒警察」是最具迷惑性的之一。畢竟,在我們的印象中,警察是保護我們的執法人員,怎麼會成為詐騙的一環?但事實上,正因為這種天然的信任,讓詐騙集團有了可乘之機。
假警察詐騙的常見手法
這類詐騙往往從一通電話開始。對方會自稱是刑事警察局、地方法院、檢察官辦公室,甚至是國安局,聲稱你的身份遭到冒用,涉及洗錢、詐騙或其他刑事案件。他們會以嚴肅的語氣、專業的術語來施壓,讓你在慌亂中不自覺地跟著他們的劇本走。
常見的話術包括:
- 「你涉及重大刑案,我們正在調查。」
- 「我們查到你的銀行帳戶涉及洗錢,必須立即凍結。」
- 「為了證明你的清白,請把所有存款轉到我們的安全帳戶。」
- 「你必須配合我們的調查,否則會被拘捕。」
更進階的詐騙甚至會結合假檢察官、假法院,讓受害者在混亂與恐懼中完全失去判斷力。還有些會要求你下載特定的「反詐騙App」,實際上是遠端控制軟體,可以窺視你的手機畫面,甚至竊取你的密碼、通訊錄。
如何辨識假警察詐騙?
首先,真正的警察不會要求你轉帳或匯款。這是基本常識。警方的調查流程是有制度與規範的,不可能透過電話要求提供帳戶密碼、OTP(一次性密碼)或讓你操作ATM。
其次,警察不會用LINE、Telegram、WhatsApp與你聯繫。如果對方聲稱是警察,卻要你加好友、加入群組,那十之八九是詐騙。
最後,如果你真的不確定對方身份,可以掛掉電話後,直接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當地派出所的官方電話,確認是否真的有類似案件在處理。切記,不要回撥詐騙電話中提供的號碼,那很可能也是詐團的陷阱。
遇到假警察詐騙,該怎麼做?
- 保持冷靜,掛掉電話。 不要被對方的威脅和催促嚇到。
- 不提供個人資料、不轉帳、不點擊不明連結。
- 通報165反詐騙專線。
- 提醒身邊的親友,尤其是長輩,避免他們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假警察詐騙是利用恐懼與混亂來達到目的,只要你能保持理性,就能破解這些話術的陷阱。畢竟,真正的警察,不會透過電話要你轉帳,也不會威脅你必須立刻匯款才能證明清白。
參考資料來源
- 165全民防詐騙專線:https://165.npa.gov.tw/
- 法務部警察局反詐騙宣導手冊
- 台灣警察大學犯罪預防研究中心調查報告
- 中華民國刑法第339條、第30條(幫助詐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