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金額不足不能報案?破解迷思與正確的處理方式

許多人在遭遇詐騙時,第一時間可能會想:「金額不大,警察應該不會受理吧?」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一種常見的誤解。實際上,不論金額大小,只要你懷疑自己遇到詐騙,就應該勇敢報案。讓我們一起釐清「詐騙金額是否能立案」這個問題,避免因誤解而錯失追回損失的機會。

不少受害人會因為損失金額不高(例如幾百元、幾千元),而自認倒楣、不願聲張。但事實上,詐騙案件立案與否並不取決於金額大小,而是根據是否涉及「詐欺行為」。只要你有證據顯示對方有意圖詐財,例如不實商品、不明匯款帳號、虛構身份,就有可能構成詐欺罪。警方的辦案標準並不以金額為唯一考量,而是根據事實與證據進行初步判斷。

另外,還有一種常見情況是,受害人擔心報案後得不到回應。其實,報案不只是為了討回公道,更是為了「建立紀錄」,讓執法單位掌握詐騙趨勢與手法,進而保護更多人。如果每個人都不報案,小型詐騙就會變成集體傷害,詐騙集團也會更加猖狂。每一份報案都是破案的線索與防詐的基石

當你遇到詐騙,不要自責、也不要覺得金額小就「不值得麻煩」,請立刻保存相關對話紀錄、匯款證明、收據等資料,前往派出所報案,並可同步撥打 165 反詐騙專線 諮詢處理方式。也可以至鄰近的警察局或利用線上報案平台主動提出案件,你的勇敢,有可能救下更多人不被騙

相關文章:揭密詐騙機房:那些躲在螢幕後的騙局真相

參考資料來源

  • 內政部警政署 165 反詐騙專線:https://165.npa.gov.tw/
  • 法務部網站:詐欺罪立案與刑責說明
  • 台灣高檢署《詐騙案件報案與舉證指南》
金融防詐騙院長
金融防詐騙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