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詐騙手法也同步升級,從早期的電話直撥詐騙,到如今出現大量以「語音留言」為核心的新型手法。這些語音訊息多半偽裝成來自政府機關、銀行、法院或物流公司的通知內容,聲音語調正式、語速平穩,看似一切合情合理,實則暗藏陷阱。受害者往往在不經意間回撥電話、輸入個資,進而落入圈套。
詐騙集團精心製作這些語音內容,甚至會搭配來電顯示偽造技術,使電話號碼看起來就像是來自公家機關或知名公司。例如,你可能會接到一則留言內容為:「您好,這是最高法院通知,您涉及一宗司法案件,請立即撥打XXXX與法務人員聯繫。」這樣的話術會讓人陷入恐慌,特別是對制度不熟悉的長輩或新手投資者,往往因此回撥並進一步被騙。
這類語音詐騙也常與「自動轉接真人客服」搭配運作。一旦你撥打語音中所提供的號碼,就會接通一位假冒的客服或專員,他們熟練地引導對話,用看似合情合理的問題一步步蒐集你的個人資料、銀行帳號,甚至說服你進行金錢轉帳。從語音到真人,這場戲演得天衣無縫,一不小心就會上鉤。
對抗這類語音詐騙,最有效的做法就是「不回撥、不相信、不操作」。真正的政府機關、法院或金融單位,不會透過語音留言要求你提供個資或立即回電,也不會催促你進行帳戶驗證或轉帳。如果你真的懷疑是否有公務或法律事項待處理,請直接查詢該機關的官方電話,切勿使用語音中提供的號碼。
此外,也建議在手機上安裝來電辨識 App,能有效過濾來自高風險號碼的詐騙電話。同時,可善用 165 反詐騙專線查證疑點,讓可疑訊息無所遁形。
相關文章:語音詐騙新變種:你聽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參考資料來源
- 內政部警政署 165 反詐騙專線:https://165.npa.gov.tw/
- 台灣資安情報分享與分析中心:https://www.twcert.org.tw/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https://www.fsc.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