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經接過那種「你好我是某某銀行客服」、「恭喜你中獎請加賴」、「你的包裹在海關卡住了」的陌生電話或簡訊?當你還在猶豫要不要掛電話、要不要回覆時,有些網友早就發揮創意,用一句:「你才草泥馬,你全家都草泥馬!」來終結這場詐騙通話。
這些年,網路上興起一波用「草泥馬精神」對抗詐騙的風潮。面對話術老套、口音明顯的詐騙電話,越來越多民眾不再驚慌,而是用一連串神回覆應對,甚至有人把對話錄音分享到社群平台當作迷因素材,引發網友共鳴與歡笑。
然而,詐騙雖然可笑,卻絕對不可輕忽。對某些人來說,那通電話只是笑料,但對另一個受害者來說,可能就是一生積蓄的消失。根據165反詐騙專線統計,光是2023年台灣就有超過3萬起詐騙案件成立,損失金額超過70億元新台幣。
所以「草泥馬式回應」雖然有趣,但不代表是最佳防詐手段。比較好的做法是:
- 第一時間掛電話,不要繼續對話。因為有些詐騙通話是錄音、篩選聲音反應的前置作業,與其罵人,不如立刻切斷連結。
- 不要點擊簡訊裡的陌生連結,也不要隨便加陌生人的LINE或Telegram帳號。
- 遇到懷疑內容,請撥打165反詐騙專線確認。即使對方自稱是警察、檢察官或銀行人員,也千萬別照指示操作ATM。
如果你真的忍不住想玩點「草泥馬式反擊」,建議你錄音留存,當作教材或宣導用途,但記得也要提醒身邊親友:詐騙沒那麼好笑,它可能讓人賠掉身家,甚至連命都搭上。
網路是自由的,草泥馬可以讓我們用幽默對抗無良之徒,但真正的防詐,仍來自冷靜、查證與拒絕的力量。
參考資料來源
- 165全民防詐騙專線:https://165.npa.gov.tw/
- 行政院洗錢防制辦公室:https://www.amlo.moj.gov.tw/
- 台灣網路迷因資料庫(「草泥馬回詐騙」精選影片與對話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