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公司將啟動庫藏股計畫,限時內釋出內部名額,可提前登記、保證回收」、「公司高層提供特殊股權轉讓機會,低價買進、日後回購」——這些話術你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眼熟?這不是財經新聞的標題,而是詐騙集團精心編造的「庫藏股詐騙」陷阱。
庫藏股,原本是公司依法買回自家股票的正當財務操作,通常會在公告後公開執行。但詐騙集團卻利用民眾對這個詞的不熟悉,將它包裝成一種「內線消息」、「內部福利」、「穩賺不賠的機會」,讓人以為自己可以提前參與、有機可乘。實際上,這些所謂的「低價認購」多半是根本不存在的股票,或者根本不是合法的交易行為。
受害者多半是在社群平台、投資群組或Line對話中接觸到這類訊息。對方通常自稱是券商內部人員、公司高層助理,甚至冒充金管會、證券交易所的人員,用各種偽造的證明文件與名人背書,取得你的信任。等你一旦匯出認購金額後,對方就人間蒸發,或持續以「還差一筆稅金就能過戶」等理由要求再度匯款。
真正的庫藏股操作,是在證券交易所公開市場上進行,不可能透過私訊、APP或Line登記參加;也不會要求你事先轉帳、補稅或提供個人帳戶資料。若你接到任何聲稱能以低價購得庫藏股的訊息,請直接向公司或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證該公司是否公告執行庫藏股計畫。
更進一步的防詐做法,是:不參與來源不明的股票認購、不透過非官方管道進行投資操作、不聽信「內線消息」的誘惑。真正的投資報酬從來不是來自祕密管道,而是來自清楚的資訊與透明的風險。
別讓「庫藏股」三個字成為詐騙的門面,記得:越是強調低價穩賺,就越值得你警覺。
相關文章:小心「您的國際包裹異常」:一封簡訊,背後可能藏著詐騙陷阱
參考資料來源
- 165全民防詐騙專線:https://165.npa.gov.tw/
- 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庫藏股公告):https://mops.twse.com.tw
-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https://www.fsc.gov.tw/
- 台灣證券交易所防詐宣導資料